骨折的工伤赔偿详细标准是怎样的?
工伤认定和赔偿申请---操作实务图文!
一、骨折后,申请工伤认定和赔偿的基本流程如下:
1、填写《职工工伤认定单位或个人申请表》
2、单位所在地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工伤科(处)调查核实,并出具《工伤事故调查报告》
3、如工伤情况属实,则由单位所在地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
4、如工伤治疗后,仍影响正常工作的,向单位所在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出具《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
5、填写《工伤保险待遇费用支付确认表》,领取补偿费用。
发生工伤以后,首先要及时申请工伤认定。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时限适当延长。若是用人单位没及时申请工伤认定或是不愿意申请的,工伤职工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自行申请工伤认定。(一定要注意申请时限的要求哦,非常重要)
认定为工伤以后,再继续申请工伤伤残等级鉴定。依照鉴定的伤残等级,领取相应的工伤赔偿金。关于骨折工伤后,能领取多少赔偿金,要看骨折的部位和骨折伤愈后活动是否受限,影响越大鉴定的等级就越高,自然赔偿金也就越多。一般情况下,骨折***取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的,伤愈后不影响活动的,会被鉴定为九级。
你好!很高兴给能为您解答问题。《工伤保险条例》是按照伤残等级、工资数额进行工伤赔偿的。下面,我将有关规定梳理如下,以供参考。
一、伤残等级评定。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规定,9.2九级条款系列23)骨折内固定术后,无功能障碍者;10.十级条款系列14)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因此,你的伤情可能评定为工伤十级或者九级伤残。
二、赔偿项目及标准。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如下:九级伤残是本人工资×9;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本人工资是工伤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是缴费工资,不是你的实发工资,经常会出现单位不安实发工资缴费的现象。
(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具体标准授权各省***规定,不是很一致。
(三)停工留薪期工资。原工资***待遇不变,由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是不超过12个月,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一般按照工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有的地方规定不包括加班费。
(四)停工留薪期护理。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不安排护理人员的,支付护理费。
(五)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具体标准统筹地区人民***规定,一般按照国家工作人员出差的标准补贴。
(六)医疗费。符合三个目录的医疗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七)其他费用。由于你的伤情不是很严重,所以工伤复发费,***器具费等可能是没有的。
三、费用的支付。
以上费用,若用人单位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那么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全部由用人单位支付。若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我们国家设有工伤待遇预先支付制度,工伤职工可以申请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中心再向用人单位追偿。若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那么相关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谢谢邀请。
通常情况下,发生工伤事故骨折了就能达到工伤伤残十级伤残的标准。因为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农民工朋友给予的照顾,所以出台了工伤职业病鉴定标准,其标准没有交通事故和保险伤害鉴定标准严格。
为什么骨折就能达到工伤赔偿鉴定标准呢?因为在其十级伤残标准规定,5.10.2 十级伤残条款系列之12条,身体各部位骨折痊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
总的来说,骨折就最少是十级工伤伤残,具体几级,需要查看工伤职业病鉴定标准而定。
骨折伤害如果走工伤流程,应当考虑伤残相关,也就是先通过申请工伤认定、之后是伤残认定,最后才是赔偿的具体内容。伤残的判决依据是工伤职工的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与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程度,并适当考虑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其一共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不等。
工伤认定为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或职工自行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而伤残鉴定需在工伤认定之后,而且由于恢复度会影响鉴定,更适宜越早越好,一般3--6个月申请认定适宜。
需要向人社局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再根据伤残等级来享受工伤待遇。所以伤残等级不同,赔付的金额也会不同。一般伤残会分为十个等级,最重的是一级,最轻的是十级。
而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话,就会退出工作岗位了,不过会保留劳动关系,并会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
其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按照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的标准来赔付的。
而伤残津贴则会按照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的标准类进行赔付。
五至十级伤残也会给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其中五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2014工伤鉴定标准23条说明?
第二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违反人民***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六)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
关于这个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鉴定管理办法》,2014年工伤鉴定标准共有23条说明。以下是这些说明的概述:
1. 工伤是指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包括工作场所事故、职业病、劳动强度过大等。
2. 工伤鉴定应以医学为基础,综合考虑法律、职业卫生、工程学等因素进行。
3. 工伤鉴定应考虑工作岗位、工作条件、工作过程、工作方式等因素。
4. 工伤鉴定应结合涉及的医学、职业病学、职业卫生学等专业知识。
5. 鉴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且应遵守鉴定原则和规定。
6. 工伤鉴定应以事实为依据,且应当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7. 工伤鉴定中,对劳动者的陈述和医学证据的重要性应得到充分重视。
8. 工伤鉴定应当考虑工作过程中的突发***、意外事故和长期暴露对劳动者身体造成的伤害。
9. 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与工作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则可以认定为工伤。
交通事故发生后,多久之内报工伤,有时限吗?
交通事故认定工伤,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者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作出事故认定之日起),用人单位应当在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可以在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时限会遇到时效障碍。
附: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4〕9号)
第一条 人民***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在认定是否存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本人主要责任”、第十六条第(二)项“醉酒或者***”和第十六条第(三)项“自残或者***”等情形时,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为依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事故责任认定书和结论性意见的除外。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故意犯罪”的认定,应当以刑事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生效法律文书或者结论性意见为依据。
第七条 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误申请时间的,应当认定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
(一)不可抗力;
2014年安徽省工伤条例解释?
安徽新《工伤保险条例》9月1日实施
《工伤保险条例》办法修订版9月1日将正式实施,省、市人社部门在省城杏花公园开展宣传活动。合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已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多年,此次修订版对于此类工伤认定,范围扩大到所有交通事故,并且要求一定要是非主要责任方才能认定工伤。
新修订的《办法》首次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解释,公务员目前不包括在内,如果发生工伤则按照优抚政策进行补偿。
据介绍,在修订之前,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也可认定为工伤,但是仅限于机动车。修订后,“所有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都可进行工伤认定。 ”相关负责人解释,修订之后,要求必须是本人非主要责任才能认定为工伤。
据介绍,工伤保险属于强制险,员工不需要缴费,用人单位按照一定比例缴费。如果用人单位未参加,则由社保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参加,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如果用人单位没参保,则员工发生工伤的,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g***1680工伤鉴定标准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发布实施,代替GB/T。该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由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起草,人力***和社会保障部归口并提出,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并发布。该标准规定了职工工伤致残劳动能力鉴定原则和分级标准。适用于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标准根据条目划分原则以及工伤致残程度,综合考虑各门类问的平衡,将残情级别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各级别定级原则规定摘录如下: 5、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5.1一级
5.
1.1定级原则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完全或大部分或部分生活自理障碍。
5.2二级
5.
2.1定级原则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大部分或部分生活自理障碍。
5.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