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停薪留职期有什么规定?
一般12个月,申请延长不超过12个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事业单位停薪规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停薪留职问题规定如下:
一、目前,事业单位正在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除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外,所有事业单位都要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与聘用制度,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二、当前,国家、省、市既没有关于事业单位办理停薪留职的政策规定,也没有规范性的操作办法。
三、停薪留职的期限问题。过去停薪留职签订协议一般都明确期限和相关事项,按协议执行。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均不能再办理或延续停薪留职手续,原停薪留职人员一律回单位上班,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由本人提出辞职(辞聘)申请,按规定办理辞职(辞聘)手续。
公务员停薪留职新政策:
1、停薪留职这政策在国家公务员法出台已废除;
2、按照公务员法规定,科级到处级干部可提前内退,一般为十年休***;
3、公务员这职业比较特殊,也是国家授权执法人员,没有办法进行停薪留职;
4、停薪留职政策在国企,事业单位有制度。一般为二到四个月。到期不报到视为自动开除。
拓展资料:一些国企,目前仍然实行停薪留职的制度。这种制度下,职工可以向单位提出申请,要求在不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保持工作岗位和职位不变。企业的固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去从事政策上允许的个体经营,对于发挥富余职工的积极性,克服企业人浮于事的现象,有一定好处。
根据中国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事业单位停薪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休***期间:事业单位员工享受带薪休***期间,一般会继续发放工资。
2. 病***期间:事业单位员工因病请***期间,根据相关规定,享受病***工资待遇。通常前几个月会按全薪支付,随后逐渐降低至基本工资的比例。
3. 产***、陪产***和哺乳***期间:事业单位员工享受产***、陪产***和哺乳***期间,也会按照一定比例继续支付工资。
4. 调离岗位期间:事业单位员工因调离岗位暂时没有具体工作任务期间,一般会继续支付工资。
事业单位停薪留职管理规定
一、停薪留职的对象
停薪留职的对象,主要是企业中富余人员、企业的科技人员、技术工人以及其他职工要求到我省城乡创办、领办企业特别是到乡镇企业、贫困地区从事科技开发、承包、兴办开发性企业的,也可以停薪留职。
二、停薪留手续的办理
1、要求停薪留职的职工,应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报所在单位批准。企业与批准停薪留职的职工应签订停薪留职合同,并报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