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条例第41条怎么理解?
工伤保险条例第41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设立工伤事故调查处理机构或者委员会,及时调查处理工伤事故,并将处理结果报告给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应该对工伤事故进行及时的调查和处理,必要时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来处理工伤事故。
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保障工伤保险的有效实施。
2021年沈阳市工伤管理条例
沈阳市工伤管理条例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工伤认定、赔偿和救治等方面的管理而制定的法规。
该条例明确了工伤认定的标准和程序、工伤赔偿的范围和方式、工伤救治的责任和义务等内容。
同时,该条例也加强了用人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职工的安全防护义务。通过实施该条例,可以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021职业病鉴定听力补偿标准?
一、听力职业病赔偿标准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业病只有达到伤残等级的,才会给予伤残补助金。按《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gb/t16180—2006)规定,双耳听力损失≥26db,或一耳≥56db达到十级伤残(最低等级)。
二、对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的职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补偿。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患职业病的劳动者有权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享受下列工伤保险待遇:
(一)医疗费:因患职业病进行诊疗所需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规定标准支付;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长期接触生产性有害因素可能导致职业病-职业病。听力受损职业病患者应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然后根据认定等级向工伤保险部门申请赔偿。
2021职业病鉴定听力补偿标准如下:
1、听力损害职业病患者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单位,享受以下待遇:
(1)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级伤残27个月本人工资,二级伤残25个月本人工资,***伤残23个月本人工资,四级伤残21个月本人工资。
(2)工伤保险基金按月发放伤残津贴,一级伤残是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是本人工资的85%,***伤残是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是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差价。
(3)职工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工伤保险基金补差额。
2、听力损害职业病患者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是五级伤残18个月本人工资,六级伤残16个月本人工资。
(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合适的工作。如果工作安排困难,用人单位每月发放伤残津贴,五级伤残是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六级伤残是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六十,用人单位按缴纳的社保费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补差价。
(3)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