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金为什么不按比例上涨,钱交多了会吃亏?
应该不会。缴费多少直接决定着养老金待遇的高低,但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基于社会公平的安排,通过抑高扶低的政策,缩小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兼顾公平的同时依然是“多缴多得”。
城乡居民养老金不按比例上涨的原因有两个:存钱养老比交养老保险靠谱和养老金调整缺乏激励机制。
存钱养老认为钱在手中才是自己的钱,交养老保险不划算;养老金调整缺乏激励机制,交多交少,每个人养老金上涨幅度一样,不公平。
城乡居民养老金不按比例上涨的原因是因为城乡居民的经济条件和缴费能力存在差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成本不同,按比例上涨可能会加重一部分居民的经济负担,而对另一部分居民来说,可能不足以满足其养老需求。因此,养老金的上涨通常会根据城乡居民的实际经济状况和缴费能力进行评估,并进行适当调整。
钱交多了可能会让一部分居民感到吃亏,主要原因是养老金并非等额退还。缴费者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会被用于支付当前的养老金支出,而不是被个人存储下来。因此,交得多的人在退休后可能无法获得等额返还,而是以发放养老金的形式进行分摊。所以,交得多并不意味着退休后一定能获得相应的回报,有时候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等。
1. 不按比例上涨2. 城乡居民养老金不按比例上涨的原因是因为城乡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存在差异,按比例上涨可能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此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上涨还需要考虑到财政可持续性和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因此不按比例上涨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
3. 如果城乡居民养老金按比例上涨,那么交多的钱可能会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此外,按比例上涨可能会给财政造成压力,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不平衡,影响到养老金的发放和可持续性。
因此,不按比例上涨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养老金的稳定发放。
多交多得不会吃亏,如果专门给少得涨,人家交费多的白交了,交少的钻空子了,那养老金亏空大了。多缴,就应该多拿合情合理。不能因个人因素,损害国家养老政策,不然国家养老制度再无法进行下去
居民养老每年三千,灵活就业最低档7945元,到底交哪个合适?
居民养老每年三千,灵活就业最低档7945,到底交哪个合适?
根据你的经济承受能力,交那个都合适;如果两个都不交,最终你老后就领不到“养老金”。
一:每年交3000元的城居养老保险
***如你的年收入紧紧巴巴,承受能力只有每年投入3000元,建议你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只需缴纳15年限;并且每年还有所在地财政补贴100元,15年共投入45000元,加财政补贴1500元,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45000+1500)+(45000+1500)÷2×利息3.3%×15÷139=417.33元(个人养老金)
按2020年中部地区的“基础养老金”每月108元
你每月养老金:525.33元
虽然养老金不多,但是你每年负担不重,15年个人总投入才45000元;应该还能承受起,而且60岁以后,每月也能领取525元养老金补贴家用,应该吃喝基本上能解决。
当然了,国家给予的“基础养老金”也适当调整,但是调整比率相对要低一点,而且丧葬费、抚慰金几乎没有。
二:灵活就业社保每年交7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