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意外保险有没有用处?
意外险,顾名思义就是保障因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而导致的人身伤害。保险的特性来说,意外险是最公平的了,从无论你多少岁,也无论你是谁,意外从来不偏心,费率也不会像其他险种一样,随着年龄大幅度上升。
意外险的一般保障范围:
1、死亡给付: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造成死亡时,保险人给付死亡保险金。死亡给付是全部给付。
2、残废给付: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造成残废时,保险人按残疾程度大小分级给付残废保险金。残疾给付是分付。
3、医疗给付: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支出医疗费时,保险人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付。医疗给付规定有最高限额,且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一般不单独承保,而是作为意外伤害死亡残废的附加险承保。
4、停工给付: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工作时,保险人给付停工保险金。
人的一生遇到意外的风险是很高的,所以意外险的购买非常有必要,而且消费型的意外险,一两百块的卡单也有几十万的保额,还有相应的医疗保障。由于意外的高发,意外险的相对便宜,所以意外险是人生要购买7大保单的第一份保险。
最后,回到买保险有没有用处这个问题,相信买保险的人都希望一辈子都用不上,保险是一份保障,是一种未雨绸缪,保险是遇到意外后的救命稻草,宁愿一直不用,也不要不备!
人身意外险,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指在约定的保险期内,因发生意外事故而导致被保险人死亡或残疾,支出医疗费用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保险公司按照双方的约定,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支付一定量的保险金的一种保险。保障项目分死亡给付、残疾给付、医疗给付和停工给付。当然因为意外险发生的概率本身就比较低,其特点就是缴费少,保障高。个人认为,如果从事的是户外,高危的工作,意外险还是很有保障作用的。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肯定是有用的。
1、意外举例
就拿最近的例子,5月19日北京的大风,围墙被大风刮倒,导致3名行人死亡;一颗大树被大风刮倒,砸中一位外卖小哥,抢救无效死亡;
又如6月13日上午,深圳福田区一住宅小区,一扇玻璃窗落下砸中一个小孩,抢救无效死亡。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现实,都属于意外伤害,如果购买了意外险,至少可以得到相应的理赔保险金留给家人。
2、什么是意外
什么是意外伤害?突发的、外来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观***。
比如触电、摔伤、交通事故、烧伤、烫伤等都属于意外,但是猝死、中暑、酒驾导致的事故等意外险都是不保的,是不满足意外险的定义的。
3、意外险都保什么
意外险的保障责任是意外身故和意外伤残,如果出险,按照合同约定赔付相应的保险金。
意外的意思就是非本意的,突发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事故,当意外发生后,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经济收入的降低或者终止。
人身意外保险就是在意外事故确定后,保险公司给付的一笔保险金,一般人身意外险保额建议百万起配置,主要从家庭责任,收入损失或者终止的补偿,让家庭生活,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问题不会因自己的意外事故受到重大影响。
手术意外险的用处大不,有投过的不?给点建议?
手术意外险 不是想买就能买 2016年3月15日,平安产险与江泰保险携手合作,在广东市场正式启动广东医疗意外保险项目。
同年,广东省医院协会组织协同各保险公司共同推动建立了“医意保”互联网+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普及手术意外保险与分娩意外保险。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前期调研和技术对接,东莞市人民医院产科于2016年11月起试开展“医意保”手术意外险。2017年4月21日,“医意保”互联网+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平台新增开放了东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的相关手术意外险产品。也就是说,截至目前,在东莞市人民医院也只能是产科、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的相关手术才能购买手术意外险,其他手术目前还不能购买此险。“家里人下周要做心脏手术能买意外险吗?”答案很明确:“不能”。手术出现意外 要看责任归属 有人担心,患者买了手术意外险之后,一旦手术出现了问题,医院是不是就不用承担责任了? 记者了解到,事实并非如此。相关负责人介绍,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医患双方都无法预见的意外、或患方自身身体原因产生并发症等所导致的死亡或伤残。在这种情况下,买了手术意外险首先能得到保险公司理赔的一笔钱。患者和家属领取了这笔钱之后,最终经过鉴定,确认手术的意外是由于医生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如果医院购买了医疗责任险,给患者和家属的赔偿将由承保医疗责任险的公司来负责进行赔偿;医院没有购买医疗责任险,那么就由医院自己来承担这个赔偿。也就是说,患者买了手术意外险后,医院并不能开脱自己的责任,只是给患者和家属多了一重保障。手术意外险 保费很高吗? 手术意外险很实用,保费会很高吗?记者了解到,东莞试点手术意外险一年多来,像产科的手术意外险保费一开始分三个等级,100元保10万元、200元保20万元、300元保30万元。手术意外险通过与医院的信息系统对接,提取患者相关诊疗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测算个性化费率。目前,患者只需在手机微信端简单填写个人住院信息,即可获取“一人一费”的个性化费率。但无论情况怎么变化,最多也只能付300元买这个意外险,最高赔偿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