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定要在户籍所在地交吗?
当然不是,面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不是在户口所在地缴纳,而是在就业地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目前国家社保开征的五险,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分别按规定的比例缴纳,职工个人缴纳部分由单位代扣代缴;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灵活就业人员只能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如果是自由职业者城镇或者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户口所在地缴纳。
个人已参保城乡养老保险还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吗?
个人一餐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能参加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可以的但是最终你还是只能选择一个保险你可以把城乡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合并成一个,你去单位了以后,她就要把你的那个养老保险和你的这个合在一起。这样子你交的城乡养老保险嗯的时间,也可以给你累积在一起这样你也不吃亏也不用担心城乡养老保险该怎么办,希望以上的信息可以帮到你
可以的。以石家庄为例,需要先去当初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居委会做账户封存,然后就可以参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了。个人账户里的钱等办理退休的时候可以取出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是不能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的。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该怎样选择缴费标准或档次?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当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选择自己的缴费档次。
大家都知道我们老了之后有一份养老金待遇比较好,但是我们应当如何计算自己需要的养老金水平呢?
简单来讲,如果想保持生活水平的稳定,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最好是跟退休前的收入水平差不多。
如果按照人均寿命75岁计算,单纯考虑积蓄。
我们20岁工作到60岁,有40年的工作时间,收入水平不变;60岁到75岁,有15年的养老时间。
如果我们将每年收入的27.3%用来继续,每年我们实际可以花费的收入是72.7%。
这样退休后的15年,我们每年可以使用72.8%的历年平均收入。
但是,实际情况却远比定态计算复杂的多。
第一,我们一个人一生的收入水平并不是平衡的,完全可以在年轻时多花一些,中年事多积攒一些,老年时适当积蓄,完成整个的累积过程。
第二,我们收入水平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密切相关。三四十年前我们每月可能只剩几十元到100元,但是现在每月四五千元并没有更多的满足感。
第三,物价有上涨,通货有膨胀。过去我们理发可能只需要三毛钱,但是现在可能是30元。可能我们现在存30万元觉得够多,但是一旦拿到养老不确定的未来,真的没有更多的安全感。
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会影响你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而月待遇不同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个人账户储存额,所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按最高档次缴费,缴的越多得的越多,领取时间越长优势更明显。
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宽松的参保缴费制度。企业是强制执行参保缴费的。现在己经28年了,如果企业也是宽松自愿的,结果也是和农民一样的情况。人都是一样的,没人愿意掏腰包,更没人想到40年以后的事儿,因此,农民有钱没钱的都不可能主动去参保。宽松的养老保险制度,无法实现全民参保。换句话说,宽松的养老保险制度全民参保那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