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金退回就不处罚吗?
是的,不处罚。失业金已经退还了一般不追责。用人单位弄虚作***,为不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办理失业保险参保手续,尚未支付失业保险待遇的,由市社保机构按违规参保人数对用人单位和违规参保人处以每人五千元的罚款;已支付失业保险待遇的,对用人单位和违规参保人处以已支付失业保险待遇五倍的罚款。
失业金退回只是一种还款行为,尽管可以减轻经济损失,但并不意味着免于处罚。具体的处罚决定可能取决于不同的法律法规和当地的规定。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当个人故意骗取失业金或提供虚***信息申领失业金时,可能会面临各种处罚,如行政处罚、刑事处罚或经济赔偿等。无论失业金是否退回,如果个人被发现故意欺诈或提供虚***信息,有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此外,对失业金的欺诈行为,可能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并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对信用评级、***、就业和其他相关事项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退回失业金并不意味着完全摆脱处罚,有关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的规定应该进行具体查询和了解。对于失业金或其他社会***故意欺诈行为,建议与法律专业人士协商并遵守法律规定,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和后果。
失业金的退回并不能完全避免对故意虚报瞒报个人事项的处罚。具体的处理方式和结果会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如果发现了故意虚报瞒报个人事项的行为,可能会面临以下一些可能的处罚:
1. 停止发放失业金:一旦发现故意虚报或瞒报个人事项,相关的失业救济机构可能会停止继续支付失业金,并要求返还已经支付的金额。
2. 行政处罚:故意虚报瞒报个人事项可能构成违反就业法律法规的行为,可能会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如罚款或其他行政制裁。
3. 刑事处罚: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如果虚报或瞒报行为严重,涉及较大金额或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罪或欺诈罪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处理方式和处罚结果会根据当地法律法规的严格程度、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和情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果您涉及到该问题,建议咨询当地的就业服务机构、劳动部门或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不处罚
一般不处罚,由于失业保险顶层设计信息有延迟,失业后异地就业人员极易出现违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情况,需经过一段时间后由审计机关、社保基金监督等汇集各地数据后才能发现。所以失业保险经办部门一般不追究责任,仅将此作为不当得利要求退回。如果,劳动者已经重新就业但是发放失业金的部门还在给你发放失业金,劳动者是需要退回多领取的失业金的。
失业金已经退还了一般不追责。根据法律规定,不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骗取失业保险金和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退还;情节严重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骗取失业补助金处罚案例?
东莞某公司员工李某于2019年7月9日至2020年7月31日参加工作期间,涉嫌隐瞒就业情况骗取失业保险待遇。
经调查,李某于2019年9月9日向东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提交《失业保险待遇申请表》,申领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期间失业保险待遇2万多元及价格临时补贴1千多元。
经向公司人员询问及相关资料查实如下事实:李某于2019年7月9日至2020年7月31日在东莞该公司参加工作。(即李某领取待遇期间实际并未发生失业的情形)
经市人社局对该案件进行查处,责令李某退回骗取的共计2万多元失业保险待遇及价格临时补贴。市人社局对其骗取失业保险的违法行为罚款骗取金额的3倍共计7万多元。
由于该案李某骗取失业基金金额超过6000元,市人社局已将该案件作移送市公安局处理。东莞市第二人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判决被告人李某犯***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