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为什么要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
第一、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标志着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这种筹资机制呈“T”型结构,个人自我积累的“纵向”筹资具有强化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优化医疗费用的经济效益的作用;由社会分担危险的“横向”筹资则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险的互助互济性,体现社会公平;
第二,纵横结合的模式将大大提高医疗卫生***的利用效果,一方面可以强化医疗消费者的自我约束,另一方面可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医疗服务提供者,因而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提供者的经营垄断地位,并且社会统筹基金的管理机构,作为消费者利益的代表,必将成为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双方利益的协调者,从而新模式便会促成三方相互制约机制的形成;
第三,这种模式还将从根本上引发现行医疗服务提供系统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医疗单位的经营策略、收费制度与方法以及传统的划片就医关系等,都将随之发生变化。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是借鉴国外发展社会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的利弊,结合中国国情确立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互助共济作用,有效缓解职工患病,负担高额诊疗费用的风险;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互济性和公平性。
但单纯的社会统筹,其结果会导致个人自我约束较弱,过分依赖社会医疗保险,而不能形成有效的医患制约。
从目前我国的管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看,也没有能力实行完全的社会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个人账户,一方面可以在现实的医疗消费中建立医患直接制约机制,促使职工把原?quot;看病不花自己的钱不心疼"的医疗消费心理,转变为自我约束的医疗消费行为。
另一方面促使职工在年轻健康时,就为自己年老、有病时储蓄医疗费,有利于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积累机制,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产生的缴费来源减少而支出增大的压力。
实行单一的个人账户制,没有社会统筹的互助共济,由于目前我国职工收入水平较低,而医疗成本高,支出管理控制的手段跟不上,会导致部分大病患者和多发病患者因个人账户支付不足影响医疗或因病致贫影响基本生活。
借鉴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各自作用,***取统账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社会保险和储蓄保险两种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横向"社会共济保障和"纵向"个人自我保障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发挥社会统筹共济性的长处,也有利于发挥个人账户具有激励作用和制约作用的优点。
医保家庭统筹什么意思?
医保家庭统筹是指在医保制度下,以家庭为单位,将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用统一账户管理,实现所有家庭成员在医疗费用上的公平分担。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了某些家庭中,某些家庭成员因病需要大量医疗费用而造成其他家庭成员经济负担过重的情况。
同时,医保家庭统筹也会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产生一定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同时,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费用的不断提高,医保家庭统筹也需要不断完善,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