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有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洗草药水、佩香囊、食粽等习俗。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这种形式寄托人们迎祥纳福,辟邪消灾的愿望。
在端午节期间会还挂艾草,以祈求福佑,端午食粽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箬叶等,其种类繁多,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端午食粽的习俗已经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积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下面是端午节的一些习俗:
1. 赛龙舟: 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是其中最为盛行的习俗。多数地区都会举办赛龙舟比赛。
2.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做一些美味的粽子,家人们聚在一起分享。
3. 戴香包: 戴香包是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人们通常将香包挂在腰间,据说可以驱邪祛病,保佑家庭安全平安。
4. 饮雄黄酒: 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特色饮品,是一种由黄酒和雄黄混合而成的酒。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民间习俗。
端午节扒龙舟之习俗,是古代百越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扒龙舟历史悠久,自古流传,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扒龙舟起源于古代百越龙图腾祭祀活动,古代百越人不仅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每年在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的重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绘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扒龙舟习俗的由来。扒龙舟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分别有祭龙、游龙、赛龙、收龙等祭仪。 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龙舟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